讀者要對一段文字產生共鳴,必須能夠理解其基本字面意思。中文詞語有數量限制,中文描寫一樣事物、讓讀者藉此想像出該事物的能力,亦有所限制,例如我說
「計程車」,你很容易想像出「計程車」的樣子,但如果我這麼形容:「這是一隻馴鹿,鼻子藍藍的,像人類一樣兩腿走路,身後背着一個藍色包包,頭載紅色大禮帽。」你想得出下面那隻動物出來嗎?(前題是你從未見過他- -")

(圖片取自網上)
由此可見,文字的說明能力是受到一定範圍所限的,要更順利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讀者,或者可以考慮將文字和插圖(甚至音像)配搭在一起,請看下例:
隨便畫畫,不要太在意內容畫功了,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就好啦^^"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